第70章 九鼎传说-《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吕婉前脚一走,后脚张三就挨了训斥。

    张三低头听训,半响后问道:“不会是真的吧?”

    “什么真的,太武和咱有半毛钱关系么?我活的不耐烦啦?去刺杀他,我是趁乱从那天竺和尚手里偷了经文。”吴良臭着脸翘着胡子说道。

    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沓纸,足有十来张,边角都浸了血,不过还好没泡到字。

    “快抄一遍。”吴良把纸递给了张三,张三接过来一看,字认得他,他不认识字,通篇全是天书!这比吕婉的丹方还难辨认,都是鬼画符。

    而且用手一捻,足有八九页,张三脸色发苦,说道:“师傅,我不认识,怕抄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都是梵文,你当然不认得,快,一笔一画的抄,这东西价值连城,比金子都珍贵。”吴良上气不接下气的催促,张三自然不敢不听。

    吕婉屋里不缺刀剑,也不缺文房四宝,张三调了笔墨,坐在桌上开始抄,字迹前所未有的工整。

    “是谁干了这么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呢?这么大动作,怕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,说不准宫廷侍卫什么的也有勾结......”张三默默抄经文,吴良躺在那一个人唠叨,自封了刑狱司大老爷,开始分析太武遇刺的案情。

    “三儿,你怎么看?”吴良说道得意处,无人附和,忍不住开口问张三。

    那经文繁琐,张三抄得聚精会神,竟是没听见吴良的话。

    吴良这下怒了,吼了一声,“问你呢?”

    张三被突然高了八度的声音吓了一跳,刚满墨的一笔戳在原经文上,五六个字立刻不见了。

    “师傅,你吼什么呀!这下完了。”张三口里抱怨,心里着急,俯身低头轻吹,想把墨珠吹到边上,不料这一低头,就看到那墨染了的黄绢纸上泛出几个白色字迹,这几个字张三还是认得的,“治世经国”。

    “好像有情况。”张三把纸递到了吴良眼前,吴良眯着眼一看,脸上立刻抽紧,“这是墨染箴言之法,快,门窗关好,把这经文都用墨泡了,说不定是绝世的武功秘籍或者什么惊天宝藏。”

    张三不敢怠慢,把经文都用墨染了一遍,一张张上面都变成了白色簪花小楷,小心的把纸从头捋顺。

    只见上面写道:“禹皇得天下,汇九州之学,历时百年,制巨鼎传世,分为“兵鼎”、“谋鼎”、“国鼎”、“武鼎”四种,其中武鼎五口,其余四鼎各一,共九口,兵鼎记载的是用兵之道......谋鼎记载的是权术谋略......国鼎记载的是治世经国......武鼎记载的是绝高武学......鼎成之后,禹皇将其置于天下之高处,供万民修习。”

    “治水安社稷,九鼎镇山河,禹皇胸怀天地,其子启皇却不似乃父之胸襟,及禹皇飞仙之后便将四散之鼎系数取回,放在后宫犹不能安,更用上古秘法将鼎封住,缩小百千倍,非专属口诀不得打开。”

    “此举乃一人一时之私,却致几千年后,华夏大量神功秘法失传,屡遭外族入侵,国祚不稳。”

    “及吾之世,鼎不见,口诀亦不见,吾心不愤,穷二十载光阴,挖千所古墓,终将经文口诀寻得五篇,然皓首一生,未获一鼎,抱憾而老,临终前将这五篇口诀附上,望有缘者得之,若有得鼎者,可到吾坟前一祭,让吾一窥真容,九泉瞑目,感激涕零!--------淮阳鬼老,大秦皇朝十五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