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杨彪代表士族而来-《重生一千次》
第(2/3)页
杨彪打马跟上刘协,靠近他的身侧,小声道:“陛下神智天授,不知陛下有何良策。老臣愿闻一二。“
“呵呵。杨爱卿也是当事人杰,谦虚了。是这样的,既然有些官员认为俸禄不够,但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是俸禄不够,对吧?“
“确是如此,陛下。莫非是陛下要将缺失钱粮的官员补足俸禄?恐怕这事不好办!各官员俸禄自然容易辨明多寡,然而一来官员家里耗费钱粮难以探查,二来,假如你我平级,俸禄相当。但这位说家中耗费钱粮更多,将俸禄补足,另一位又待如何?说不定也会要求将俸禄补完。
况且,就算不要求将俸禄补完,恐怕也难服人心。“
刘协点点头,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,但他并不打算用这个办法。因为,他拒绝有人在他手下吃白食,而且是吃那么多白食。
“朕不是这个意思。杨爱卿知道否,朕近日来,在长安收拢了许多孤儿,将他们分作了两部分。一部分在一院中训练,另一部分则从前一部分取出,加入了义子堂。
朕曾经承诺过他们,会教他们读书识字,但义子堂、孤儿堂成立至今,因为缺少教学的老师,义子堂、孤儿堂的教学程度很低。
所以,既然有百官缺少钱粮,就去义子堂和孤儿堂教习吧,朕会让人给他们按照时间和教学程度计算薪酬。“
“这恐怕不妥,陛下。“杨彪犹犹豫豫了许久,还是如此说道。
刘协自然知道杨彪是在说什么不妥,不外乎是公卿百官所学的都是自己的家学,他们不肯传授罢了。这个时代,书本是珍贵的,家学更是珍贵的。
一部完整的家学,不仅是包括了书籍,还包括了意思理解。
意思理解,值得就是如何断句,如何理解里面每一个字,每一句话,每一个段落的意思。东汉这时候,可是没有标点符号的,光是练习断句都要花上很长时间,更何况是理解?
所以,这也形成了世家把持知识的条件,而他们把持的知识,更是他们的命 根子。他们往往只交给自己的亲族或者重要门生,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简单单教给那些“泥腿子“。
刘协很是体谅杨彪,也很是体谅士族之人,仍旧微笑道:“杨爱卿可以放心。朕不是要诸位公卿教学自己的家学?家学何其珍贵,就连朕也不敢夺取的。
我所需要的,只是希望公卿们能教教这些孩子识字,然后教教他们朕亲自编写的一些教材罢了。“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