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么些年下来,张士衡他们翻遍找寻了,历代前朝的古书典籍,力求新编《唐礼》,能够与三礼并列,合称四礼。 狄仁杰再次回到东宫,心情有些复杂。 东宫可以说,他很是熟悉的。 但这次来,他却需要人引荐带路。 “倒是要恭喜怀英高中状元啊。” 房遗爱边走边说道。 “驸马都尉客气,这都是圣天子的青睐……。” “陛下的青睐是关键,但怀英本身的才学,也是折服人心的啊。” 房遗爱道:“看了怀英的答卷,我是真心的钦佩。” “我这一辈子怕是都写不出来,这么有高度与深意的文章来。” 句句没有圣天子,但字字都在称颂圣天子。 就这润物无声的书写能力。 不知道多少人写不出来。 房遗爱不是妄自菲薄,他是有自知之明。 十个自己都赶不上狄仁杰一个人。 来到天启殿。 房遗爱让狄仁杰稍等,他入内通禀。 “怀英来了?” “让他等什么,进来便是。” 李承乾笑道:“诸公,看看我们的状元郎。” 张士衡笑道:“这状元郎,我们是要好好的看看。” “哈哈。” 众人会心一笑,旋即就见到狄仁杰趋步而来。 “学生参见太子殿下,恭问太子殿下安康。” 狄仁杰大拜而下,有礼有节,很是恭敬。 李承乾满意的看着他,道:“孤安。” “怀英,来见过诸位学士。” “他们可都是编写《唐礼》的大儒名士。” “平日都是难得一见,今日你一下子便见全了。” 众人捻着胡须,仔细的欣赏着狄仁杰,不断点头。 “后辈狄仁杰,拜见诸位学士。” 他拱手大拜道,礼数周全。 “好个状元郎,果真是俊才翘楚。”张士衡称赞道。 “是啊,这般年轻的后生,学识才华旷古难见啊。” 孔颖达也是赞叹道。 “后辈惭愧,不敢当此赞。” 狄仁杰连忙谦恭的说道。 他是丝毫不敢托大,这些学士名望在外,海内皆知。 对他这么个小辈,如此表扬夸赞,远不是他一个状元郎,就能得到的殊荣。 狄仁杰心知肚明,学士们这是看在太子殿下的面上。 若无太子殿下,这些学士至多说几句好话,哪里会有这么亲近多言呢? “怀英今日来的正好,《唐礼》初稿已成,你正好也看看。” “这是学生求之不得的荣幸。” 李承乾在与张士衡等人讨论,狄仁杰坐在一边倾听。 “初稿审定,孤先看看,之后没有问题,再送至御前。” 李承乾说道:“倒是辛苦老师们了。” “正好借着这段时间,老师们放放假,休息休息,调养好身体。” “以后的《唐礼》宣扬,可是离不开老师们的奔走。” 张士衡点了点头,道:“殿下,宣扬是何章程?” “孤心里有想法,准备请诸位,去各地为百姓宣讲。” 李承乾问道:“诸位以为如何呢?” “殿下,我这把老骨头,还要奔波,你也是忍心啊。”张士衡不由感叹道。 “哈哈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