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卑微男主觉醒了(3)-《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[快穿]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原主舍得为了爱情让庄爸庄妈和妹妹吃苦,明庭舍不得。

    哪怕看到卢采薇因为体力不支晕倒,他也依旧一毛不拔。

    反倒是另一个年纪最小的瘦弱男生因为低血糖晕了,明庭给他拿了一小袋白糖,让他每天冲糖水喝一点,还主动帮他做事。

    这么厚此薄彼,把卢采薇气哭了。

    庄家条件好,她读书的时候没少吃庄明庭拿的芝麻酥,高粱饴,小饼干什么的。

    这回她都累晕了,结果明庭一毛不拔,像个铁公鸡!怎么下乡插队后,明庭完全变了个人?

    来的时候庄妈准备了一个大背包,她那么疼儿子,肯定会给他带很多好吃的。

    “好饿——”卢采薇在明庭面前揉着胃,“每天晚上都饿醒,什么时候才能吃饱肚子。”

    得,这是变相伸手吗?

    这是什么心态?明庭笑了。

    所以她是“我没开口主动跟你要东西,是你硬塞我手里非要给我的,那我只能勉为其难给个面子”?

    “饿很正常,我告诉你个办法。你要是夜里饿得受不了,就灌一大缸凉水,把肚子撑得满满的,那就不觉得饿了。”

    明庭说的是真心话。

    毕竟原世界,男主把东西省给女主吃,自己就是靠着半夜喝凉水过日子的。

    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!

    见明庭没明白自己的意思,卢采薇咬了咬嘴唇。她实在是太饿了,想吃点儿好吃的。

    “明庭,你还有白糖吗?我想喝点儿白糖水。”要是有小饼干,那就更好了,卢采薇在心里说道。

    “没了。”明庭摇头。

    “那高粱饴呢?桃酥有吗?”卢采薇说着说着,咽了咽口水。

    以前不觉得这些有多好吃,现在她真想尝一尝。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明庭叼着根小草,“我爸妈废了好大力气才弄到糖厂的工作,花了不少钱,这不就没东西给我带了么。”

    卢采薇觉得明庭是说谎,可他单独住在牛棚那边,吃独食也没人知道,她难道去他屋里翻东西?

    看到女主快被气哭,明庭心情极度舒适。咱就是葛朗台本人,坚决不养吸血虫!

    卢采薇到底还是要面子的,提了一次再没讲了,只是像赌气一样跟明庭冷战,非必要一句话都不跟他说。

    她闹别扭使性子,对明庭来说一点儿杀伤力都没有。

    我都不在乎你,你就是扭成一朵麻花,在我眼里还不如一只水煮蛋香。

    就这样一直忙到插秧结束,大家全都黑了一圈。

    特别是高洋,他开始嫌热,插秧的时候穿短袖,结果两只胳膊晒得火辣辣地疼,脱了好几层皮,吃了苦头才换上长袖。

    村里给知青点划拨了一块菜地,吃的蔬菜就靠自己动手。

    平时这块地会种青菜,豆角,茄子这些,晒成干还可以储藏。等立秋种上萝卜大白菜,冬天腌成酸菜装大缸里,来年可以吃很久。

    这还是老知青们跟村里人学的。

    老知青们把地里打理的很好,新鲜的蔬菜偶尔还是可以吃到。只是饭菜里没什么荤腥,肉就更是奢侈品。

    大家来了之后不可避免的身上开始浮肿,一摁一个窝,半天都恢复不了。

    老知青们说这很正常,习惯了就好。

    分的口粮不够吃,因为知青多,蔬菜人均下来也少的可怜,这种生活和城市天壤之别,卢采薇经常会晚上偷偷流泪。

    老知青们到觉得没啥,都是这么过来的。

    不过,他们还挺感谢这回的小年轻里来了一个明庭。

    他就像个小百科,山上什么植物能吃,还有菌子木耳的,他都知道。

    刚开始明庭弄了东西回来,大家都不敢吃。

    除了本地村民,在这边长大,从小熟悉山上的植物,他们这些城里长大的人哪里认识这些?

    之前旁边大队的知青吃错了野菜,全部食物中毒,最后抢救及时才没闹出人命。

    所以看到明庭手里的野菜,地木耳这些,哪怕他做了他们也不敢动筷子。

    “你们不吃我可开动了!”明庭夹了一筷子塞嘴里,原滋原味,真香。

    “会中毒的!”

    “别吃!”

    大家都劝他,高洋还阴阳怪气地讽刺,说吃出问题到时候会给大家添麻烦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有人耐不住饥饿,伸出了筷子,说怎么都要当个饱死鬼。结果好几个人吃了,一点儿事都没有,他们才对明庭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更别提他有时候会掏鸟窝,打兔子,偶尔弄到一只野鸡,或者去溪流里摸一些螃蟹和小鱼,摘一些野果什么,大大改善了知青们的伙食。

    眼看着明庭在知青中人气越来越高很受欢迎,高洋有些急了。

    因为他发现卢采薇看明庭的次数越来越多,以前她明明都不把明庭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怎么办?一股危机感涌上高洋心头。

    为了拉拢人心,他贡献出了自己带来的禁书《呼啸山庄》。

    晚上知识青年会在一起开会学习,有了高洋的《呼啸山庄》,他们的生活多了许多乐趣。在背诵教员语录后,就由高洋小声朗读《呼啸山庄》。

    大家听得如痴如醉,看到别人羡慕的眼光,高洋挺直了背,骄傲极了。

    为了表现自己,他还会背诵一些英语诗。这下,就更多人崇拜高洋。

    不到20的小年轻,用这样的方式表现自己,明庭觉得没问题。他不争也不抢,就躲在阴暗的角落打瞌睡。

    看到明庭怂了,高洋很得意。他以为搞一些小恩小惠就能收买人心吗?大家更需要的是精神粮食!

    没多久,大队长来通知,公社要组织一个宣传队,有文艺特长的知青可以报名。

    公社会管吃管住,宣传队要排练节目,到时候下到各个大队去表演,活跃气氛,鼓舞干劲。

    最最重要的是,算公分。

    这下,知青们都激动了,绞尽脑汁想自己有什么特长。

    卢采薇会唱歌跳舞,高洋口琴吹的很好,还说自己会写诗。

    两人被选中,高洋从明庭身边过的时候,还“哼”了一声。

    宣传队暂时组织两个月,不过两个月也行啊!有了这差事,怎么都比干活强!在地里劳动实在是太辛苦了。

    高洋和卢采薇,还有另外一个知青抱着被卷去公社报道。

    明庭倒不觉得有啥好羡慕的。

    宣传队也不轻松,不管是编排的舞蹈还是歌曲,或者诗歌朗诵,政治方向必须绝对正确。

    万一有什么地方没注意踩线,被揪着小辫子,那就是大事。

    卢采薇和高洋不在,明庭经常带着人上山下河。

    农民家还有一点儿自留地,有的人家留着一两棵果树。他们对山上也熟,怎么都能找到一些山货。

    从城市来的知青,也就明庭有丰富的丛林生活经验。

    这20多号人,只靠分的的毛粮土豆红薯过日子,每天都计量来吃,本来又是一二十岁能吃的年纪,日子真是过得非常艰难。

    一人干满工也就10工分,现在又过了农忙的季节,明庭每天挣个8分,其他时候就去琢磨吃的。

    他时不时逮个兔子打只鸟,或者搞条鱼。再加上入夏,只要下场雨,松树林里就是各种松树菌。

    总之,有明庭在,大家的营养不良都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不过,他没把抓到的东西全拿出来。

    住他隔壁的牛棚还关着三个人,一个老人,一对夫妻。他们天天除粪,做最辛苦的体力活,明庭也会接济他们。

    本来一开始,明庭搬过来,三人还非常警惕。

    可明庭并没有接触他们,见面只是点点头,不亲近也不疏离,保持着这样的关系。

    直到一天晚上,黄老突然发病,计秋两口子急得不行,明庭敲门进去给黄老针灸,救了他一命,还留下了药,他们才不那么排斥明庭。

    “小庄又送什么来了?”

    计秋开门,笑眯眯地看着明庭。

    他们就住在牛棚,上面睡人,下面是牛。

    夏天有牛虻,咬死人,还是明庭做了防蚊的熏香,才叫他们免于蚊虫叮咬的苦。

    “兔肉饺子。”明庭变戏法似的,端了两个大盘子。

    “哟,饺子!我已经很久没吃过饺子了!”黄老带着圆框眼镜,一只镜腿摔断了,还绑着绳儿。

    “辣椒酱和醋我都带了,还有饺子汤,原汤化原食。”明庭把盘子和小碗摆开,“你们慢慢吃。”

    黄老是被弟子检举,计秋和爱人是被子女揭发,他们见过太多反目成仇,原本已经不会轻易相信别人。

    可看到面前这个又黑又瘦的青年,他们还是选择相信他。

    “味道真不错!”计秋咬了一口,嘴里爆汁,连忙用碗接着,“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饺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辣椒酱做的很地道。”计秋的爱人张芬老家是湖南的,无辣不欢,她对明庭做的手工剁椒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吃完饭,明庭把碗筷收拾好后,张芬就考她之前教他的德语和法语。

    张芬是大学老师,计秋是搞建筑设计,黄老是物理学家。

    原本这里不止他们,可是好几个伙伴受不了生活的苦和精神的摧残,走得就剩他们仨了。

    现在遇到明庭,见他是个品行不错的年轻人,他们也找到了乐趣,就是教学生。

    三人换着教,一周一人分两天,最后一天考试。

    就这样多了一个年轻人陪伴,又有明庭开小灶,他们不但身体慢慢恢复,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。

    特别是明庭一点就透,学习能力强,让黄老不止一次私底下跟计秋夫妇说,真是可惜了。要是没有耽搁,明庭肯定能考上大学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。
    第(2/3)页